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一饭罗摩未为孽,要知我是在家僧。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4-25)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山居

一饭罗摩未为孽,要知我是在家僧。出自哪首诗?

宋·释宗杲

一饭罗摩未为孽,要知我是在家僧。

岩前无锁无人禁,来去飘忽似云流。

作者简介

释宗杲(1089年-1163年),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临济宗杨岐派的重要传人,他生于江苏宜兴,自幼聪颖好学,后出家为僧,遍访名师,终成一代宗师,释宗杲不仅禅学造诣深厚,还擅长诗文,其著作对后世禅宗影响深远。

译文

一顿简单的饭菜,即便是如罗摩那样的苦行也不算是罪过,要知道我其实是一个在家修行的僧人,山岩前没有门锁,也没有人来禁止我的去留,我如同云彩一般,来去飘忽不定,自在逍遥。

释义

“一饭罗摩未为孽”中的“罗摩”可能指的是古代印度苦行僧,这里用以比喻自己虽身在山林,但生活简朴,不以为苦。“要知我是在家僧”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山林,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佛法的修行和悟道,不拘泥于形式,是真正的“在家僧”,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自在与逍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前两句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诗人虽生活简朴,但内心富足,对佛法的修行并未因环境的改变而中断,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自由与无拘无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宗杲山居修行期间,作为一位禅宗高僧,释宗杲一生致力于佛法的传播和修行,在山林间,他远离尘嚣,潜心悟道,将内心的感悟化为诗篇,这首诗正是他山居生活的一个缩影,反映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山居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也体现了禅宗“不拘形式,重在内心”的修行理念,展现了释宗杲作为禅宗高僧的豁达与自在。

“一饭罗摩未为孽,要知我是在家僧。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