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知音一去教谁听,再拈起、指法都生。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27)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高山流水

知音一去教谁听,再拈起、指法都生。下一句是什么?

宋·辛弃疾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背嫌金缕。

此意谁应知,凭阑干、东风泪眼。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无凭谁信,知音一去教谁听?

再拈起、指法都生。

折得梅花,寄君应也,知音犹在。

但南云雁少,锦书无便,路遥人远。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其词作艺术成就极高,影响深远。

译文

感叹年华如流水般逝去,友人如今已远在千里之外,书信难通,梦境难寻,只听说她如今鬓发稀疏,不再适合佩戴精美的玉梳,金线绣制的衣裳也嫌得过于沉重,这份深情厚意谁能知晓?我独自倚着栏杆,东风拂面,泪眼朦胧,海棠花已开,燕子也已归来,黄昏时分,庭院里一片寂静。

没有凭证谁能相信,知音一旦离去,我还能为谁弹奏?再次拿起琴弦,却发现指法都已生疏,折下一枝梅花,想要寄给你,或许你仍在远方倾听,只是南方的鸿雁稀少,书信难以传递,路途遥远,人亦难寻。

释义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远方知音的深切思念和无法传递情感的无奈,上片通过描写时光流逝、友人远离、书信难通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深深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下片则直接抒发对知音的怀念,以及因知音离去而技艺生疏的感慨,最后以无法传递书信的无奈作结,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赏析

这首词以“高山流水”为喻,表达了词人对知音的珍视和怀念,词中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将词人的孤独、思念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词人巧妙地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如“海棠开后,燕子来时”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折得梅花,寄君应也”则象征着对知音的深情厚意和无法传递的遗憾,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多次被贬谪,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更加珍视那些能够理解他、支持他的知音,随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一些知音也离他而去,这使他深感孤独和无奈,他创作了这首词来表达对知音的怀念和无法传递情感的遗憾,这首词也反映了词人对于人生、友情和艺术的深刻思考。

“知音一去教谁听,再拈起、指法都生。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