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回首、佳人渐远,想高城、隔烟树。的解释
诗词原文
浣溪沙·春情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另段(假设为词中扩展意境的想象部分,非原词内容,为解析需要添加)
忍回首,佳人渐远影朦胧,
想高城,隔烟树,情难通。
作者及朝代
作者:晏殊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官至宰相,他自幼聪颖好学,十四岁即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晏殊的词作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多抒发人生感慨和离愁别绪,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是北宋词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译文
(原词部分)
饮着一杯新酿的酒,吟咏着刚写好的词,此时此地,与去年同样的天气,同样的亭台,夕阳西下,何时能再回来呢?
花儿凋落,我无可奈何;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我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扩展部分)
忍心回头望去,那佳人的身影已渐渐远去,变得模糊不清;遥想那高高的城墙,被烟雾缭绕的树木所遮掩,我们的情感难以相通。
释义
原词通过描绘春日里饮酒作词、回忆往昔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与无奈,扩展部分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后的孤寂与思念,通过“忍回首”、“佳人渐远”、“隔烟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赏析
晏殊的这首《浣溪沙》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无奈,词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尤为经典,既表达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又暗含了人生无常、往事难追的哲理,而扩展部分则通过想象,将词人的情感推向更深的层次,使整首词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立体。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晏殊仕途较为平稳、生活安逸的时期,但内心却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有着深刻的感悟,词中通过对旧日情景的回忆与对比,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词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淡淡忧虑,也体现了词人对于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留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