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霓裳中序第一
宋·姜夔
亭皋正望极,乱落红莲归未得,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掩清秋夕。
暝色侵楼半尺,孤影黯、此愁何极,霜风定不知,偷入罗帏,又还斜日。
梦绕云山几万重,睡起莞然成独拥,一尊清酒,谩将幽恨,细绕银屏曲。
倦倚玉阑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此时情绪,此时风景,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
作者及朝代
作者:姜夔(kuí),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姜夔生于南宋时期,一生未仕,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传世,姜夔的词作在南宋词坛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站在水边远望,红莲凋零,归期无望,落叶萧萧渐积,黄昏时分,孤影黯然,愁绪无边,暮色悄悄侵入楼内半尺,独自倚靠,这愁苦何时能尽?霜风定是不解人意,偷偷溜进罗帐,又迎来斜阳西下。
梦中绕着云山重重,醒来独自怅然若失,一杯清酒,难以排遣心中幽恨,只能绕着银屏低吟,疲倦地倚在玉栏杆上,看着月晕,轻声细语间,香气袭人,此时的心情,此时的风景,肌肤如玉,更占尽了千种娇艳。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主人公的孤独愁绪,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一句,形容了女子肌肤如玉般细腻,更兼具千种娇艳,是词中对美好形象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词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词中“萧萧渐积,纷纷犹坠”等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叶的凋零,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而“孤影黯、此愁何极”等句,则直接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和愁绪。
“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一句,是词中的点睛之笔,不仅赞美了女子的美丽,也寓含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流露出的孤独和愁绪来看,可能与词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姜夔一生未仕,转徙江湖,生活漂泊不定,这种生活状态可能使他更加珍视和怀念那些美好的时光和人物,这首词可能是词人在某个秋日黄昏,独自面对自然景象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