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正恁朝欢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来。全诗是什么?

4周前 (04-29)诗词赏析4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正恁朝欢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来”,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双声子·晚天萧索》,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正恁朝欢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来。全诗是什么?

双声子·晚天萧索

宋·柳永

晚天萧索,断蓬踪迹,乘兴兰棹东游,三吴风景,姑苏台榭,牢落暮霭笼收,正恁朝欢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来,惊起南飞雁,不到伊行。

恨如芳草,萋萋剗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一回欢后,一回愁。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赋的方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傍晚的天空显得萧索冷清,我像随风飘荡的断蓬一样四处漂泊,乘着兴致驾一叶小舟向东游弋,三吴地区的风景,姑苏台榭等名胜,都被傍晚的阴霾笼罩,正当我沉浸在早晚欢宴的快乐之中,情感还未得到满足时,江上却突然传来了战乱的消息,这消息惊起了南飞的大雁,使它们无法飞到你的身边。

心中的怨恨就像那无边无际的芳草,即使被刈除干净,还是会重新生长出来,回想起分别时柳林外的青骢马,水边穿着红衣的女子,我不禁感到悲伤和惊愕,上天无端地赐给我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子,让我在夜晚的月光下做着一帘幽梦,在春风中享受着十里的柔情,但无奈的是,每一次欢愉之后,都会伴随着一次愁苦。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词人晚年的漂泊生活和与心爱之人分别后的愁苦心情,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将词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赏析

这首词在情感表达上非常细腻,词人通过描绘晚天的萧索、断蓬的漂泊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词人还通过回忆与心爱之人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在词中,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双声词和叠词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词人还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将词中的情感表达得更加深刻和生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柳永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生活的漂泊,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词中描绘的晚天萧索、断蓬漂泊等意象,正是词人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词中提到的“江上兵来”等战乱消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双声子·晚天萧索》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词作,通过描绘词人晚年的漂泊生活和与心爱之人分别后的愁苦心情,表达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这首词在情感表达、意象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都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成就,是柳永词作中的佳作之一。

“正恁朝欢暮宴,情未足,早江上兵来。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