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病损文园,徽弦乍拂,音韵先苦。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李商隐
凄凉病损文园客,徽弦乍拂,音韵先苦。
独坐对寒灯,谁怜吟魄,瘦似枯桐树。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觉来正隔沧江雨,窗声碎、灯影摇红。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作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病中的我如同司马相如般憔悴,轻轻拨动琴弦,音韵中先流露出苦涩,独自坐在寒冷的灯下,有谁怜惜我这吟诗的灵魂,瘦得就像一棵枯桐树,梦中因远别而哭泣,却难以唤醒,书信被催促写成,但墨迹还未干浓,醒来后正隔着沧江的大雨,窗外雨声细碎,灯影摇曳着红色的光芒。
释义
凄凉病损文园客:文园客指司马相如,此处借指自己因病而憔悴。
徽弦乍拂,音韵先苦:徽弦指琴弦,拂动琴弦,音韵中透露出苦涩。
独坐对寒灯:独自坐在寒冷的灯下。
谁怜吟魄,瘦似枯桐树:谁怜惜我这吟诗的灵魂,瘦得就像一棵枯桐树。
梦为远别啼难唤:梦中因远别而哭泣,却难以唤醒。
书被催成墨未浓:书信被催促写成,但墨迹还未干浓。
觉来正隔沧江雨:醒来后正隔着沧江的大雨。
窗声碎、灯影摇红:窗外雨声细碎,灯影摇曳着红色的光芒。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病中的孤独与凄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首句以司马相如自比,点明了自己的病况与心境,接着通过拨动琴弦、独坐寒灯等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凄凉的气氛,梦中远别的哭泣与书信的催促,更是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以窗外雨声细碎、灯影摇曳的景象作结,既与前面的凄凉气氛相呼应,又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病中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当时正处于病中,身体与心情都极为不佳,他通过描绘自己的病况与心境,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坚韧与不屈的精神,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与追求,这种精神在晚唐时期尤为珍贵,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