拄笏看山成语的解释
"拄笏看山"成语的解释为:古代官员手持笏板(古代大臣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用以记事或指画),登山远望,形容在官场中仍不忘欣赏自然美景,心怀高远,寓含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高洁志趣。
1、拄笏看山的拼音:
zhǔ hù kàn shān
2、拄笏看山的释义:
原意是指古代官员手持笏板(古代大臣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用以记事或指画)站立,远望山景,形容在公务之余,悠然自得地欣赏自然美景的闲适心境,后多用来形容文人雅士或官员在繁忙之余,不忘欣赏自然美景,追求心灵上的宁静与超脱。
3、拄笏看山的出处:
该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简傲》,原文为:“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后世引申为“拄笏看山”,用以形容悠然自得的心境。
4、拄笏看山的例句:
他站在窗前,手执一卷书,仿佛拄笏看山般,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5、拄笏看山的成语用法:
该成语通常用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在忙碌之余,仍能保持一份悠然自得的心态,欣赏自然美景。
6、拄笏看山的示例: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偶尔抽出时间,到郊外走走,拄笏看山,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不失为一种调节身心的好方法。
7、拄笏看山的近义词:
悠然自得、心旷神怡、闲庭信步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人在忙碌之余,享受宁静与美好的心境。
8、拄笏看山的反义词:
焦头烂额、手忙脚乱、心急如焚等,这些词语则表达了人在忙碌、紧张、焦虑中的状态,与“拄笏看山”所表达的悠然自得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