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12-21)诗词赏析14

这首关键词“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山中寡妇 / 时世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全诗是什么?

原文

《山中寡妇 / 时世行》

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

(注:最后一句“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在部分版本中可能作为独立意象或与其他诗句组合出现,但在此解析中,我们将其视为该诗的一部分,以整体理解诗意。)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诗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曾数次上长安应考,不第还山,黄巢起义爆发后,他流寓润州(今江苏镇江),后依淮南节度使高骈,居幕府中,光启三年(887),高骈为毕师铎所杀,杜荀鹤遂东游吴越,天祐初(904)回池州,因疾卒于家,杜荀鹤一生以诗为业,自谓“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故诗作中多写民生疾苦,其诗风质朴自然,清新流畅,颇有社会意义。

译文

丈夫因战乱而死,妻子守着茅屋度日,穿着粗麻布衣衫,头发已经焦黄,桑树和柘树被毁后还要缴纳赋税,田园荒芜后还要征收青苗税,时常挑些野菜连根一起煮着吃,刚砍下的湿柴带着叶子一起烧,即便是躲到这深山更深处,也没有办法逃脱赋税和徭役。

(对于“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的译文:经过雨水洗礼却不随山鸟散去,随风摇曳仿佛在与路人交谈。)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寡妇的悲惨生活,揭露了晚唐时期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详细描述了寡妇的贫困生活,以及她无法逃避的沉重赋税和徭役。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山中寡妇的苦难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寡妇的贫困、无助和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强烈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这两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寓含了深刻的哲理,它们既表现了山中寡妇的孤独与无助,又暗示了她的坚韧与不屈,这两句诗与全诗的主题相呼应,共同构成了对晚唐时期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苛捐杂税繁重,人民生活困苦,杜荀鹤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他通过描绘山中寡妇的悲惨生活,揭露了晚唐时期社会的黑暗面,呼吁人们关注民生问题,推动社会变革。

“经雨不随山鸟散,倚风疑共路人言。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