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12-21)诗词赏析16

关键词“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兵车行》,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兵车行》

唐·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注:此句虽为概括性描述,但诗中意境相近的表述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胡人的形象)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间,爹娘妻子儿女奔跑着来相送,尘埃飞扬看不见咸阳桥,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入云霄,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什么事情,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到了四十岁还要到西部边疆去屯田,去时里长给有的壮丁裹头巾,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守卫边疆,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千村万寨野草丛生荆杞遍地,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禾也是东倒西歪没有收成,更何况秦地的士兵耐苦战斗,被驱使与鸡狗没有分别,长者虽有此问,征夫怎敢诉说心中的冤屈愤恨?就像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还能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战斗死亡只能抛尸荒野,您没看见那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啾啾地哭叫。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士兵出征、家人送别、战争残酷以及战后荒凉等场景,深刻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赏析

《兵车行》是杜甫创作的一首叙事诗,全诗寓情于叙事之中,在叙述中张翕自如,变化生姿,既有“行”的流动感,又有“歌”的旋律美,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夸张、对比、排比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对人性的摧残,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谴责。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由于唐军大败,从长安、洛阳征发兵丁,广征百姓服役,此诗即作者于次年,即天宝十一载(752年)在长安所作,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杜甫在诗中通过描述士兵出征的悲惨场景和战争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表达了对唐玄宗穷兵黩武政策的不满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也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社会责任感。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