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的意思及出处

10个月前 (12-22)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退食吟

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

清风拂帘幙,微月照窗棂。

心静如水清,意闲似云停。

世事皆如梦,何必问枯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人民疾苦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退朝后回到家中吟诵在大庭广众之下,哪有心思去记那些琐碎的榛梗之事,清风轻轻拂过帘幕,微弱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心境宁静如水般清澈,意念悠闲得像云朵般停驻,世间万物都如同梦境一般虚幻,何必去追问它们的枯荣兴衰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白居易在退朝后的一种闲适心境,他不再关心朝堂上的纷扰和琐碎之事,而是享受清风明月的宁静生活,心境如水般清澈,意念如云般悠闲,对世间的名利和兴衰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退朝后的闲适生活,通过“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朝堂琐事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清风拂帘幙,微月照窗棂”两句,以自然景物为衬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最后两句“心静如水清,意闲似云停,世事皆如梦,何必问枯荣”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在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后,白居易逐渐对名利和权势产生了厌倦之情,他更加向往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感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反映了白居易晚年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

“退食吟大庭,何心记榛梗。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庆全庵桃花》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源只今惟种桃,不种桃树不成村。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风黄菊篱,冬雪白梅枝。四时各有花堪赏,莫...

春海镜长天,青郊丽上年。的释义

春海镜长天,青郊丽上年。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春海镜长天,青郊丽上年”并非完整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中的连续两句,但根据这些词汇的风格和意境,它们似乎融合了自然美景与时间的流转,让人联想到一些描绘春日景象和时光流转的古典诗词,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的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

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上一句是什么?

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早发苦竹馆》,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早发苦竹馆唐·李峤合沓岩扉重,萦回水涧长。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徙倚花边久,攀援竹径迷。如何方遂适,眇眇与云齐。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