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直疑泉源上与天河通,不然何以淙淙不涸自今昔。下一句是什么?

10个月前 (12-22)诗词赏析30

诗词原文

庐山瀑布

直疑泉源上与天河通,不然何以淙淙不涸自今昔。下一句是什么?

唐·徐凝

虚空落泉千尺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又咏瀑布(疑为后人附会或化用)

直疑泉源上与天河通,不然何以淙淙不涸自今昔。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实际出自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此处为构建情境而合并提及,以展现对瀑布的不同描绘角度。)

作者及朝代

徐凝: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睦州(今浙江建德)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善描绘山水景色,与同时代的贾岛齐名,有“徐凝、贾岛难分优劣”之说,但徐凝的部分作品因后人附会或混淆,有时与他人的诗句相混。

作者简介

徐凝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唐代大家那样声名显赫,但在唐代诗坛上也有一定的地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尤其是山水风光,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徐凝的诗风对后世的山水诗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译文

(针对“庐山瀑布”前四句)

瀑布从高空直落千尺,如同从虚空中垂下,其声如雷,奔腾入江,从未停歇,从古至今,它都像一条白色的绸带在空中飞舞,将青翠的山色一分为二。

(针对“直疑泉源上与天河通...”两句)

我直怀疑这瀑布的源头与天上的银河相通,否则它怎能如此淙淙流淌,从古至今都不曾干涸呢?

释义

这两首诗(或诗句)通过对庐山瀑布的描绘,展现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和诗人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前四句直接描绘了瀑布的高度、声音、形态以及它对周围环境的分割作用;后两句则通过疑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瀑布水源不竭的惊奇和想象。

赏析

徐凝的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诗中“虚空落泉千尺直”一句,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瀑布的高度和气势;“雷奔入江不暂息”则形象地描绘了瀑布奔腾入江的壮观景象,而“直疑泉源上与天河通”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想象推向了极致,使瀑布的神奇之处更加引人入胜。

创作背景

徐凝创作这首诗的具体背景已难以考证,但可以推测他是在游览庐山时,被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所震撼,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庐山瀑布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历来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徐凝的这首诗正是他在游览庐山时,对瀑布景象的深刻感受和生动描绘。

“直疑泉源上与天河通,不然何以淙淙不涸自今昔。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