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屈指故人都宿草,眼前尚有茂先孱。的释义

9个月前 (12-23)诗词赏析24

诗词原文

怀故人

屈指故人都宿草,眼前尚有茂先孱。的释义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屈指故人都宿草,眼前尚有茂先孱。

海天凭尺难通问,风月关情易忆谈。

老去功名空自惜,生来才智竟谁惋。

只今独对残灯坐,泪湿青衫梦未安。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赴日本留学,后参与维新变法运动,曾任驻日、英、美等国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多抒发爱国忧民之情,反映社会现实,被誉为“诗界革命”的巨擘。

译文

屈指算来,故去的朋友们都已化作坟头的青草,眼前还剩下我这个像茂先(西晋文学家张华的字)一样孱弱的人,隔着茫茫海天,书信难以通达,只能凭风月寄托相思,回忆往昔的畅谈,年老体衰,功名利禄已成空谈,自己空自惋惜;生来才智过人,却又有谁来惋惜呢?如今独自面对残灯枯坐,泪水湿透了衣裳,梦境也难以安稳。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首联“屈指故人都宿草”描绘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哀思,“眼前尚有茂先孱”则突出了诗人自身的孤独与孱弱,颔联通过“海天凭尺难通问”和“风月关情易忆谈”表达了诗人与故人相隔遥远、难以通信的无奈,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颈联“老去功名空自惜,生来才智竟谁惋”则抒发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自身才智未得施展的遗憾,尾联“只今独对残灯坐,泪湿青衫梦未安”以孤独、悲伤的场景收尾,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哀愁与不安。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融为一体,形成了深沉而感人的艺术效果,诗中“屈指故人都宿草”一句,以“宿草”象征坟茔,既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哀悼之情,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而“眼前尚有茂先孱”一句,则通过自比茂先(张华),突出了诗人自身的孤独与孱弱,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海天”、“风月”等自然意象,将个人的情感与广阔的自然景象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诗歌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黄遵宪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异国他乡,远离故土和亲友,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寂寞,作为一位曾经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的外交家和教育家,黄遵宪也面临着政治上的挫折和人生上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对故人的怀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通过诗歌的抒发,黄遵宪不仅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和对自身才智未得施展的遗憾,也展现了他对生命、时间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屈指故人都宿草,眼前尚有茂先孱。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