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前辈风流尽,尚复馀此客。上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23)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客中夜感

前辈风流尽,尚复馀此客。上一句是什么?

唐·杜荀鹤

前辈风流尽,尚复馀此客。

秋灯照孤影,夜雨湿寒壁。

愁多酒易醒,病久药难力。

如何望故园,云水两迢迢。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904),晚唐著名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隐居九华山,以诗为业,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

译文

前辈们的风采都已消逝,如今只剩下我这个漂泊的旅人,秋夜里的灯火映照着我孤独的身影,夜雨打湿了寒冷的墙壁,忧愁太多使得酒意容易醒来,久病不愈让药物也难以发挥作用,我该如何遥望那遥远的故乡,只见云水茫茫,路途迢迢。

释义

“前辈风流尽,尚复馀此客”意为前辈们的风采和成就都已不复存在,而我现在还只是一个漂泊在外的客人,表达了诗人对前辈的敬仰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全诗通过描绘秋夜的孤寂、病痛的折磨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客中夜感”为题,通过描绘诗人在异乡秋夜的孤独感受,表达了对前辈的怀念、对现状的无奈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联“前辈风流尽,尚复馀此客”直接点题,既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又透露出自身的孤独和渺小,颔联和颈联通过秋灯、夜雨、孤影、寒壁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寂和愁苦,尾联则以“如何望故园,云水两迢迢”作结,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同时也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杜荀鹤晚年漂泊异乡之时,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诗人自己也多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深感前辈们的风采和成就都已不复存在,而自己却仍然漂泊无依,内心充满了愁苦和无奈,这首诗正是他在异乡秋夜中,面对孤独和困境时,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前辈风流尽,尚复馀此客。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