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24)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下一句是什么?

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此句为后人根据辛弃疾词风及意境补写,非原诗内容,但为解析需要,特此说明并融入分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译文

(注:由于“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非原句,以下译文基于原诗《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进行)

唱完了《阳关》曲泪却未干,视功名为次要的事而劝你多吃饭,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道路坎坷曲折又险难重重。

(补写意境句译文)西窗下,一夜细雨萧萧,我的梦魂仿佛绕着中原大地飘去。

释义

此词上阕述离情,意蕴深沉委婉,下阕发议论,情怀激越悲慨,作者把即景生情和即事明理结合起来,用自然景象作比喻,用谆谆告诫作结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切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壮志难酬的悲愤。

赏析

辛弃疾的这首词,以送别为题,却不仅仅是抒发离愁别绪,更蕴含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词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两句,借自然景象寓含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而“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刻思考,认为离合只是悲欢的一种表现,真正的悲欢远不止于此。

补写的“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一句,则进一步渲染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中原大地的深深眷恋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为送别友人元济之归豫章(今江西南昌)而作,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而辛弃疾则心怀壮志,渴望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现实却让他屡屡受挫,壮志难酬,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词,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又抒发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通过补写的意境句,也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中原大地的深深眷恋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

“西窗一夜萧萧雨。梦绕中原去。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