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良难托讽追风雅,只可微辞纪定哀。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12-24)诗词赏析37

诗词原文

杂诗

良难托讽追风雅,只可微辞纪定哀。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良难托讽追风雅,只可微辞纪定哀。

百国方书争比附,一儒孤学苦支持。

繁文缛礼今如此,海泊山陬欲何之?

闻道中原新法令,扫除污俗待明时。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赴日留学,后历任驻日、英、美等国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亲身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多反映社会现实,倡导“诗界革命”,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难以用讽刺的手法去追寻古代《诗经》中的风雅精神,只能以微妙的言辞来记录像《春秋》定公、哀公时期那样的社会动荡,各国的学问都在争相比附,而我这个孤独的儒者却苦苦支撑着这门学问,如今的社会,繁文缛节如此之多,我身处这偏远之地,又能去哪里寻找出路呢?听说中原地区正在推行新的法令,希望这能扫除污浊的习俗,迎来一个光明的时代。

释义

良难托讽追风雅:指难以用讽刺的手法去追寻古代诗歌中的风雅传统。

只可微辞纪定哀:只能以微妙的言辞来记录社会动荡的历史时期,如《春秋》中的定公、哀公时期。

百国方书争比附:各国的学问都在争相比附,形容当时学术界的混乱和多元。

一儒孤学苦支持:作者自比为孤独的儒者,苦苦支撑着这门学问。

繁文缛礼今如此:批评当时社会的繁文缛节和形式主义。

海泊山陬欲何之:身处偏远之地,对未来感到迷茫。

闻道中原新法令:听说中原地区正在推行新的法令。

扫除污俗待明时:希望新法令能扫除污浊的习俗,迎来一个光明的时代。

赏析

这首诗是黄遵宪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首联以“良难托讽追风雅,只可微辞纪定哀”开篇,表达了作者难以用讽刺手法直接批判现实,只能以微妙言辞记录历史的无奈,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当时学术界的混乱和社会的形式主义,以及作者身处偏远之地的迷茫和孤独,尾联则以“闻道中原新法令,扫除污俗待明时”作结,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对新法令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反映了黄遵宪作为一位爱国者和思想家的深刻思考和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清时期,当时中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黄遵宪作为一位外交家和政治家,亲身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深感忧虑,他也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学术界的混乱,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批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黄遵宪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代表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良难托讽追风雅,只可微辞纪定哀。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