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有客弹长铗,终年窃太仓。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12-26)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贫士诗

有客弹长铗,终年窃太仓。的意思及出处

魏晋:陶渊明

嗟余贫且贱,叨陪宦者僚。

顾影独蹉跎,长歌当哭号。

饥寒虽切体,违己交病缠。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荒芜矣,凭轩涕泗流。

亲朋多绝迹,僮仆浸疏阔。

欢会实难再,离群心更忧。

阮公见钱入,即去常苦饥。

高步追许由,清谈学夷齐。

独在宣城郡,闲饮复闲居。

更统西川路,绝国穷江皋。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有客弹长铗,终年窃太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各有时,穷达自有数。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慷慨思慷慨,此心久已闲。

萧条异代不同时,惟有江山似旧情。

(注:原诗中“有客弹长铗,终年窃太仓”两句可能并非连续出现,且根据常见的《贫士诗》版本,这两句并非全诗的核心或唯一亮点,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突出展示。“有客弹长铗”一句可能化用了冯谖弹铗而歌的典故,而“终年窃太仓”则是对贫困士人生活的一种夸张描述。)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表现出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然和谐的人生理想,他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

译文

(针对“有客弹长铗,终年窃太仓”两句)

有位客人弹着长剑(长铗),常年像偷窃国家粮仓的粮食一样过着贫困的生活。

释义

“有客弹长铗”:化用冯谖弹铗而歌的典故,形容士人虽有才华却不得志,以弹剑表达不满和不平。

“终年窃太仓”: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贫困士人生活艰难,仿佛常年都在偷窃国家的粮食以维持生计。

赏析

这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贫困士人的艰难生活,通过“弹长铗”和“窃太仓”的典故和夸张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贫困士人处境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也反映了诗人对士人应有尊严和价值的坚守,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士人阶层往往面临着生活贫困、仕途不顺的困境,陶渊明本人也经历了多次出仕和归隐的波折,对社会的黑暗和士人的困境有着深刻的体会,他在《贫士诗》中通过描绘贫困士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士人应有尊严的坚守,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有客弹长铗,终年窃太仓。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