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一丘田有几遗穗,五合米需千折腰。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26)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悯农叹

一丘田有几遗穗,五合米需千折腰。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一丘田有几遗穗,五合米需千折腰。

农夫辛苦终岁劳,官家征敛何时了?

作者简介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他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性灵派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创作抒发真情,个性鲜明,反对模拟复古和形式主义的倾向,他的诗文作品颇丰,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

译文

一块田地里能剩下多少遗漏的谷穗呢?五合(古代容量单位,约合今制0.5升)米却需要农民无数次地弯腰劳作,农夫终年辛苦劳作,但官府的征收却何时是个尽头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艰辛和官府无休止的征敛,表达了诗人对农民深切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首句“一丘田有几遗穗”以具体的场景展现了农民辛勤耕耘后田间的景象,暗示收成微薄;次句“五合米需千折腰”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农民为获取少量粮食所付出的巨大辛劳,后两句直接抒发感慨,对农民的辛苦表示同情,并对官府的征敛提出质疑。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官府征敛的无情,诗人以“一丘田有几遗穗”和“五合米需千折腰”两个具体的场景,巧妙地揭示了农民与官府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袁枚生活在清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生活日益困苦的时代,他深知农民的艰辛和官府的无情,因此创作了许多反映农民生活和社会现实的诗歌,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它通过对农民劳作和官府征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这首诗也反映了袁枚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一丘田有几遗穗,五合米需千折腰。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