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乃知峻坂驱车者,有愧高堂扇枕人。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12-26)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山行

乃知峻坂驱车者,有愧高堂扇枕人。出自哪首诗?

宋·陈抟

莫向危时争峻坂,休教平地起风波。

乃知峻坂驱车者,有愧高堂扇枕人。

作者简介

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五代末至北宋初著名道教学者、养生家,尊奉老子、庄子为宗师,后隐居武当山、华山等地,被后世尊为“陈抟老祖”、“睡仙”等,陈抟的学术思想对后世道教发展影响深远,其著作《无极图》、《先天图》等被后世道家学者所推崇。

译文

不要在危险的时候争抢陡峭的山路,也不要在平静的地方挑起事端制造风波,由此可知,那些在陡峭山坡上驱车疾驰的人,比起在家中尽心侍奉父母的人,实在是有所惭愧。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在艰险环境中冒险与在家中孝顺父母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孝道的推崇和对冒险行为的警示,前两句告诫人们不要在危险时刻争强好胜,也不要在平静的生活中制造不必要的麻烦,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指出那些只知冒险而不顾家庭责任的人,与在家中孝顺父母的人相比,显得有所不足。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对孝道的重视和对冒险行为的批评,诗中“峻坂驱车者”与“高堂扇枕人”的对比,既突出了孝道的价值,也揭示了人们在追求个人目标时可能忽视的家庭责任,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告诫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要盲目冒险。

创作背景

陈抟作为一位道教学者和养生家,他的一生都在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这首诗可能是他在隐居期间,对人生哲理进行深刻思考后的产物,通过对比和反思,作者表达了对孝道的推崇和对冒险行为的警示,旨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孝道的重视和对于冒险行为的普遍态度。

陈抟的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陈抟的学术思想和人生追求,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乃知峻坂驱车者,有愧高堂扇枕人。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