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掉头藐不顾,长揖辞万乘。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12-27)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鲁仲连义不帝秦

掉头藐不顾,长揖辞万乘。的意思及出处

唐·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疾雷。

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燕赵有秀士,慷慨重横议。

望尘而拜者,尽四国之士。

掉头藐不顾,长揖辞万乘。

白璧献天子,岂顾羡荣禄?

本轻死生人,慷慨赴忧难。

啸咤经百战,匈奴尽奔散。

归来灞陵上,但见长安城。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风格雄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译文

秦王横扫六国,其威势何等雄壮!他挥剑斩断浮云,诸侯们纷纷向西归顺,他的明智决断仿佛是天启,他的雄才大略超越了所有的人才,他收缴兵器铸造金人,函谷关的大门向东敞开,他在会稽山刻石铭功,在琅琊台眺望远方,他动用七十万刑徒,在骊山筑起陵墓,他还寻求不死药,但最终还是让内心感到悲哀,他用连弩射海中的大鱼,那长鲸正高耸如山,它的额头和鼻子像五岳一样高,扬起的波涛如同疾雷,它的鳍和尾巴遮蔽了青天,哪里还能看到蓬莱仙境?徐市载着秦女出海求仙,那楼船何时才能回来?只见三泉之下,金棺中只葬着寒冷的灰烬。

在燕赵之地有位杰出的士人,他慷慨激昂地发表着正义的议论,那些望着他的尘土而跪拜的人,都是四方的豪杰之士,但他却掉头不顾,只是长揖辞别了万乘之君,他将白璧献给天子,哪里会顾得上羡慕高官厚禄?他本就是个轻视生死的人,慷慨地赴身忧难之中,他呼啸咤叱,经历了百战,使匈奴都逃散而去,当他归来时,站在灞陵之上,只看到了长安城。

释义

“掉头藐不顾,长揖辞万乘”这两句诗描绘了鲁仲连(此处以“秀士”代指)的高尚品格和独立精神,他面对权势和富贵,毫不动心,掉头不顾,只是长揖辞别了万乘之君,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不为名利所动的气节。

赏析

这两句诗是李白对鲁仲连高尚品格的赞美和敬仰,鲁仲连在战国时期以义不帝秦而闻名,他面对秦国的威胁和诱惑,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为权势和富贵所动,李白通过描绘鲁仲连的这一行为,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格和独立精神的追求和向往,这两句诗也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豪放不羁、超然物外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游历四方、了解历史典故后,有感而发创作的,他通过对秦王的暴政和鲁仲连的高尚品格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暴政的批判和对高尚品格的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唤起人们对正义和良知的追求。

“掉头藐不顾,长揖辞万乘。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