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空有青山自龙虎,可能荒塚更衣冠。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12-27)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游南岳

空有青山自龙虎,可能荒塚更衣冠。出自哪首诗?

唐·杜荀鹤

岩峦行即尽,花柳意如何。

洞水流春涧,山云护晓芜。

空有青山自龙虎,可能荒塚更衣冠。

他年如得志,威凤亦须还。

作者及朝代

杜荀鹤,唐代晚期诗人,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出身寒微,早年曾数次应进士试不第,后曾一度客居大梁(今河南开封),并以诗为业,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同情民间疾苦,语言质朴自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

杜荀鹤一生以诗为业,未得显达,但诗名远播,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抱负和感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他的诗风质朴自然,语言平易近人,善于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真实生动的社会画面,他的诗作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山岩和山峦即将走到尽头,这里的花柳景色又如何呢?山洞中的水流淌在春天的山涧里,山间的云雾笼罩着清晨的荒芜之地,这里空有青山如龙虎般雄伟,但可能连荒冢中的衣冠都已不存,将来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得志,那么即使是威猛的凤凰也要回到这里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南岳时的所见所感,前两句写山岩、花柳等自然景色,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叹,后两句则通过“空有青山自龙虎,可能荒塚更衣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抱负。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前两句的“岩峦行即尽,花柳意如何”以问句的形式引出下文,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关注,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探寻,后两句的“空有青山自龙虎,可能荒塚更衣冠”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慨,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抱负,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失志向和信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荀鹤游览南岳时所作,南岳衡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以其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杜荀鹤在游览过程中,被这里的自然美景所打动,同时也对人生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感慨的诗篇。

“空有青山自龙虎,可能荒塚更衣冠。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