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下帷长日尽,虚馆早凉生。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12-28)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秋夜长

下帷长日尽,虚馆早凉生。的意思及出处

唐·韦应物

下帷长日尽,虚馆早凉生。

露叶团荒砌,风枝扫暗楹。

鸟寒栖不定,月落梦频惊。

会当求大药,他日访蓬瀛。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广泛的影响。

译文

日影西斜,帷帐低垂,漫长的白日即将结束;空旷的馆舍中,早秋的凉意悄然升起,露水沾湿了荒芜的台阶上的落叶,风吹动树枝,扫过昏暗的屋椽,寒冷的夜晚,鸟儿难以安定栖息,月亮落下时,梦境也频频被惊扰,我定会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有朝一日去探访蓬莱仙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长而凉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自然环境的清冷与孤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安,首联“下帷长日尽,虚馆早凉生”直接点题,写出日暮时分馆舍的冷清;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秋夜的景象,通过露叶、风枝、寒鸟、落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寻求长生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超脱的向往,诗中“下帷长日尽,虚馆早凉生”两句,既写出了时间的流逝,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寂寞,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露叶、风枝、寒鸟、落月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清与孤寂,尾联“会当求大药,他日访蓬瀛”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寻求长生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与前面的孤寂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饱满。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晚年更是仕途失意,生活困顿,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期间,面对秋夜的凄清景象,内心感到孤寂与不安,从而产生了对超脱尘世、寻求长生的向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在仕途失意、生活困顿中的复杂情感,以及他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下帷长日尽,虚馆早凉生。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