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盈盈一水两相思,能得、佩环声绕。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12-29)诗词赏析17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盈盈一水两相思,能得、佩环声绕”,我推测您可能是在寻找宋代词人贺铸的作品《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原词中并没有直接出现“能得、佩环声绕”这一完整表述,但“佩环声”的意境与词中“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所营造的幽怨、缠绵的氛围相吻合,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会在赏析部分稍作引申,尝试将您的关键词融入解析之中。

诗词原文

盈盈一水两相思,能得、佩环声绕。出自哪首诗?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盈盈一水两相思(想象中)佩环声绕,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括号内为根据关键词添加的想象性内容,非原词内容)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贺铸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贺铸(1052年~1125年),字方回,又名贺三愁,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今河南卫辉市),北宋词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祐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译文

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我无奈地目送她芳尘飘去,这锦绣华美的年岁,谁与她共度?是在月下桥边花榭里,还是在琐窗朱户之中?只有春天才会知道她的去处。

碧云悠悠,蘅草芬芳,暮色降临在长满香草的水边平地,我用彩笔写下这伤心的诗句,要问我的愁情究竟有多少?就像那一脉盈盈的流水,两地相隔,各自相思;(想象中)仿佛还能听到她身上佩环的叮咚声,在耳边轻轻缭绕,还有那满地的烟草,满城的风絮,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释义

此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美人而不得接近的怅惘之情;下片写由花飘落,想到美人之迟暮,进而写自己满怀愁绪,无限幽怨,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怅惘之感,借美人迟暮、盛衰异态委婉地表露了作者怀才不遇、仕途坎坷的感慨。

赏析

“盈盈一水两相思”一句,以“盈盈一水”比喻两人之间的阻隔,而“两相思”则直接点明了双方内心的深情与思念,与“飞云冉冉蘅皋暮”的景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哀愁的意境,而“(想象中)佩环声绕”则是词人内心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佩环声作为古代女子的配饰之音,象征着女子的温婉与美好,此处用以表达词人对逝去情感的深深怀念。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忆,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与叹息,词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作为情感的载体,如“碧云”、“蘅皋”、“烟草”、“风絮”、“梅子黄时雨”等,这些景象不仅丰富了词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词的情感内涵。

创作背景

此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贺铸在仕途不顺、情感受挫的背景下创作的,词中流露出的愁绪与无奈,反映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美好情感的渴望,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贺铸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使这首词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

“盈盈一水两相思,能得、佩环声绕。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