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莫为素毛悲晚岁,且吹黄菊酌芳筵。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30)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九日

莫为素毛悲晚岁,且吹黄菊酌芳筵。下一句是什么?

唐·刘禹锡

寥落重阳后,空庭草露微。

莫为素毛悲晚岁,且吹黄菊酌芳筵。

偶圣承先庆,因时幸助威。

愿言樽酒日,同醉菊花篱。

作者及朝代

刘禹锡,唐代诗人,生于772年,卒于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善于从民歌中汲取养料,受到民歌的启迪,常常采用民俗的题材,反映民众生活和喜怒哀乐,并用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谱写出新颖别致、优美动人的诗篇,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作者简介

刘禹锡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贞元九年(793年),和柳宗元同榜进士及第,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刘禹锡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元和九年(814年),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被召回京,大和元年(827年),刘禹锡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后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大和五年(831年),任苏州刺史,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大和九年(835年),在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时,刘禹锡创作了《历阳书事七十韵》,在历阳(和州)作了大量留别之作后,刘禹锡于十一月离开和州,次年十二月,与白居易相遇于洛阳龙门,相谈甚欢,并写诗相互唱和,刘禹锡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和朋友白居易、韦庄等人交往频密,诗酒唱和,生活闲适,开成四年(839年),刘禹锡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葬于河南荥阳广武原。

译文

重阳节过后,庭院里显得寂寥冷落,草叶上凝结着细微的露水,不要因为自己鬓发斑白而悲叹晚年,还是暂且吹吹黄菊,饮酌美酒,享受这美好的宴席吧,我偶然遇到圣明的君主,得以继承先祖的遗志,又恰逢这美好的时节,得以助威国家,真希望每天都能这样,端着酒杯,与你一同在菊花篱笆下畅饮。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后的感慨与豁达,首联描绘了重阳节后庭院的寂寥景象,颔联则表达了诗人不因年老而悲叹,依然享受生活的态度,颈联和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圣明君主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莫为素毛悲晚岁,且吹黄菊酌芳筵”这两句诗,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豁达的心态,劝慰自己不要因为年老而悲伤,而是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刘禹锡作为唐代杰出诗人的艺术才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重阳节过后所写,当时,刘禹锡已经步入晚年,但他并没有因为年老而消沉悲观,反而以一种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篇,通过描绘重阳节后庭院的寂寥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刘禹锡在政治上虽然遭遇挫折,但依然保持高尚情操和乐观精神的人生态度。

“莫为素毛悲晚岁,且吹黄菊酌芳筵。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