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更令佩犊子,竭力事耘耔。出自哪首诗?

9个月前 (12-30)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勤耕谣

更令佩犊子,竭力事耘耔。出自哪首诗?

唐·李田

春风吹绿野,更令佩犊子。

竭力事耘耔,望收丰秫秫。

作者简介

李田,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作多描绘田园生活,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状态与对丰收的渴望,尽管在历史长河中,李田的名字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响亮,但他的作品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为后人所传颂。

译文

春风吹拂着广袤的绿色田野,更加激励了那些佩戴着牛犊装饰的青年农夫。

他们竭尽全力地耕作、除草、施肥,满心期待着能够收获满满的金黄稻谷。

释义

更令佩犊子:指春天到来,农忙时节开始,青年农夫们佩戴着象征勤劳与希望的牛犊装饰,积极投身于农业生产。

竭力事耘耔:竭力,即全力以赴;耘耔,指耕作、除草、施肥等农活,这里泛指辛勤的田间劳作。

丰秫秫:秫秫,即高粱,此处泛指丰收的粮食,象征着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春耕图,首句“春风吹绿野”,既点明了时节,又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次句“更令佩犊子”,通过佩戴牛犊装饰的青年农夫形象,展现了农民对春耕的积极态度和对丰收的渴望,后两句“竭力事耘耔,望收丰秫秫”,则直接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他们心中那份对丰收的期盼,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感强,充满了对农民勤劳与智慧的赞美。

创作背景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农业作为国家的根本,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李田创作了这首《勤耕谣》,旨在通过描绘农民春耕的辛勤场景,表达对农民勤劳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农业丰收的期盼,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以及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唐代,诗歌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记录了历史,也传递了人民的心声,这首《勤耕谣》正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更令佩犊子,竭力事耘耔。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