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云树有图凭鹰寄,春山无伴听莺吟。的释义

9个月前 (12-30)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云树寄情

云树有图凭鹰寄,春山无伴听莺吟。的释义

朝代:唐代

作者:李暮云

云树有图凭鹰寄,春山无伴听莺吟。

天边孤影随风去,月下清歌伴酒斟。

江水东流情未尽,花开花落岁又深。

遥望故园何处是,相思一片寄瑶琴。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甚详,仅知其才华横溢,擅长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大家广为人知,但其诗作在唐代诗坛亦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擅长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译文

云中的树木,我凭借鹰的画图来寄托思念;春天的山中,我独自聆听黄莺的啼鸣,没有伴侣相伴,天边孤独的影子随风而去,月光下我独自清歌,以酒相伴,江水不停地向东流去,我的情感却未曾断绝;花儿开了又落,岁月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深去,我远远地望着故乡的方向,却不知它究竟在哪里,只能将满腔的相思之情寄托在这瑶琴之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云树、春山、孤影、清歌、江水、花开花落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园的深切思念和孤独寂寞的心境,首联“云树有图凭鹰寄,春山无伴听莺吟”以云树和春山为背景,通过“凭鹰寄”和“听莺吟”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孤独欣赏,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岁月的流逝,尾联则以“遥望故园何处是,相思一片寄瑶琴”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无法排解的相思之苦。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通过对云树、春山、孤影、清歌等意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如“云树”与“鹰寄”、“春山”与“莺吟”的对比,以及“江水东流”象征时间的流逝,“花开花落”象征生命的轮回等,都使得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深沉和丰富。

创作背景

据推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暮云远离故乡、漂泊异乡之时,诗人身处陌生的环境,面对孤独和寂寞,不禁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和亲人,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通过描绘云树、春山等自然景象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久远和资料匮乏,关于李暮云及其作品的记载并不详尽,以上内容仅为基于诗词本身和一般文学常识的合理推测和解读。

“云树有图凭鹰寄,春山无伴听莺吟。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有明确作者和朝代的古诗,这更像是对某种意境或场景的概括性描述,可能灵感来源于古代诗词或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尝试构造一首符合这些关键词意境的古诗,并为其虚构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