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传闻海蜃幻楼台,仙屋筹添瑞气开。下一句是什么?

9个月前 (12-30)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祝寿

传闻海蜃幻楼台,仙屋筹添瑞气开。下一句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彭孙遹

传闻海蜃幻楼台,仙屋筹添瑞气开。

日永花明春正满,风清月白夜初来。

香飘桂子仙凡隔,乐奏钧天梦醒回。

喜看阶前多玉树,人间何处不瑶台。

作者简介

彭孙遹(约1631年—1700年),字子山,号金粟山人,又号羡门、关西逸客,浙江海盐人,清初著名词人、诗人、戏曲家,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后任吏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入直南书房,工诗文,词尤有名,风格多样,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并称“京华三绝”,著有《松桂堂全集》等。

译文

传闻中的海市蜃楼如同幻影般的楼台,仙家的屋舍中增添了吉祥的气息,瑞气缭绕,阳光长久地照耀着,花朵明媚,春天正盛;清风徐来,月色皎洁,夜晚刚刚降临,桂花的香气飘散,仙凡之间仿佛有了隔阂;钧天广乐奏响,让人从梦中醒来,高兴地看到阶前有许多玉树般的优秀人才,人世间哪里没有像瑶台一样美好的地方呢?

释义

这首诗以祝寿为主题,通过描绘海市蜃楼、仙屋瑞气、春日美景、清风明月等意象,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吉祥如意的氛围,诗人借这些美好的景象,表达了对寿星的祝福和赞美,希望其生活如仙境般美好,身边充满优秀人才,人间处处都是美好的瑶台。

赏析

这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首联以海市蜃楼和仙屋瑞气开篇,既点明了祝寿的主题,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颔联和颈联则通过描绘春日美景和清风明月,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使诗歌的意境更加开阔和深远,尾联则以“喜看阶前多玉树,人间何处不瑶台”作结,既表达了对寿星的祝福和赞美,又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彭孙遹为某位寿星所写的祝寿之作,在古代,祝寿诗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用于表达对长辈或尊贵人物的尊敬和祝福,彭孙遹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自然擅长此类题材的创作,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彭孙遹在文学创作上的高超技艺和深厚底蕴,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传闻海蜃幻楼台,仙屋筹添瑞气开。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