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解印行歌出将营,千军流泪共含情。的解释

9个月前 (12-3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出塞

解印行歌出将营,千军流泪共含情。的解释

唐·李益

解印行歌出将营,

千军流泪共含情。

功成不向麟台画,

纵得将军亦不名。

作者简介

李益(约748年-约829年),字君虞,唐代诗人,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他出身于仕宦之家,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及第,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后任右拾遗、集贤殿学士、秘书少监、礼部尚书等职,李益擅长绝句,尤工七绝,诗风豪放明快,情感真挚动人,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之一。

译文

我卸下官印,唱着歌走出将军的营地,

成千上万的士兵都流下了眼泪,满含深情地目送我离去。

即便我立下赫赫战功,也不去麒麟阁上画像留名,

即使我做了将军,也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声。

释义

首句“解印行歌出将营”描述了诗人辞去官职,唱着歌离开军营的情景,次句“千军流泪共含情”则表现了士兵们对诗人的深厚感情和不舍之情,后两句“功成不向麟台画,纵得将军亦不名”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不追求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和对士兵深厚感情的珍视,首联通过“解印行歌”和“千军流泪”的对比,突出了诗人与士兵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展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颔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不慕名利,不追求世俗荣耀的高尚品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士兵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益在边疆任职期间,作为一位边塞诗人,李益对边疆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他与士兵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功名利禄的诱惑,李益选择了淡泊名利,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这首诗正是他这种高尚情操和人生哲学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和深厚情谊,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

“解印行歌出将营,千军流泪共含情。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