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第令吾民不知馁,如彼蔡人何足诛。的释义

9个月前 (12-31)诗词赏析17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第令吾民不知馁,如彼蔡人何足诛”,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汝坟贫女》,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第令吾民不知馁,如彼蔡人何足诛。的释义

汝坟贫女

宋·梅尧臣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

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

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

督遣勿稽留,龙种去携杖。

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

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

果然寒雨中,僵死壤河上。

弱质无以托,横尸无以葬。

生女不如男,虽存何所当。

拊膺呼苍天,生死将奈向。

恤哉苦贫女,事本非关吏。

第令吾民不知馁,如彼蔡人何足诛。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浮华堆砌之风,所作力求平淡、含蓄,有《宛陵先生集》传世。

译文

汝水边贫穷的女子,边走边哭声音凄厉哀伤,她说自己家中有个老父亲,孤苦伶仃没有成年的儿子,郡中的官吏来势汹汹,官家的人不敢抵抗,他们催促着要把人带走,连老人拄的拐杖都要夺去,她恳切地嘱咐四邻,希望能得到他们的帮助,刚听说邻里有人回来,她急切地询问,心中还存着一丝希望,在寒冷的雨中,她父亲果然僵死在汝河岸边,她身体柔弱没有依靠,父亲的尸体也无法安葬,她感叹生为女儿不如男儿,即使活着又能怎么样呢?她拍着胸口呼唤苍天,不知生死该如何面对,可怜这贫苦的女子,事情本来与官吏无关,只要能让百姓不挨饿,像蔡国那样的人又怎能值得诛杀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汝水边一个贫苦女子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的苦难,诗中女子因父亲被官府强行带走而最终僵死河上,她无助、绝望,对社会的不公发出强烈的控诉。

赏析

这首诗以贫女的口吻叙述,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诗人通过贫女的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

创作背景

梅尧臣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百姓生活困苦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的苦难,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即希望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受饥饿之苦。

《汝坟贫女》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的古诗,它通过描写一个贫苦女子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百姓的苦难,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第令吾民不知馁,如彼蔡人何足诛。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