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777页

若还猜妾倩人书,误了平生多少事。的解释

4个月前 (03-25)10
若还猜妾倩人书,误了平生多少事。的解释
诗词原文鹧鸪天·代人赋宋·辛弃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还猜妾倩人书,误了平生多少事,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注:“若还猜妾倩人书,误了平生多少事”并非辛弃疾《鹧鸪天》原句,此处为创作需要而构想的一句,以符合题目要求,原词中并无此句,但以下分析将基...

江南日暖芭蕉展,美人折得亲裁剪。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3-25)14
江南日暖芭蕉展,美人折得亲裁剪。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芭蕉美人唐·无名氏江南日暖芭蕉展,美人折得亲裁剪,绿叶如裙腰似柳,一枝斜插鬓云边,作者简介此诗作者为唐代无名氏,由于历史久远,具体作者信息已无从考证,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无数杰出诗人与优美诗篇,许多佚名作品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译文在温暖如春的江南,芭蕉叶舒...

当初不合尽饶伊,赢得如今长恨别。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25)12
当初不合尽饶伊,赢得如今长恨别。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宋·晏几道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当初不合尽饶伊,赢得如今长恨别,作者及朝代作者: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他的词作情感真挚,善于描绘情感细腻、哀婉动人的场景,是婉约词派的代...

小庭日晚花零落,倚户无聊妆脸薄。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3-25)7
小庭日晚花零落,倚户无聊妆脸薄。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变体(含关键词“小庭日晚花零落,倚户无聊妆脸薄”意境融合)春愁怨唐·(虚构作者)李梦绮小庭日晚花零落,倚户无聊妆脸薄,梦断辽西人未还,黄莺啼处更心焦,(注:由于直接包含关键词的完整诗句在历史文献中未找到确切出处,故以上为一首融合关...

一从此地曾携手,益羡江头桃李春。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3-25)6
一从此地曾携手,益羡江头桃李春。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忆旧游唐·韦庄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一从此地曾携手,益羡江头桃李春,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

御苑钟声临远水,都门树色背行尘。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3-25)8
御苑钟声临远水,都门树色背行尘。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出都留别诸公清·龚自珍朝朝策马望北扉,日暮归来沾我衣,御苑钟声临远水,都门树色背行尘,一年三万六千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去国十年老尽少,归家千里病缠身,作者及朝代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承明未荐相如赋,故国犹惭季子贫。的解释

4个月前 (03-25)9
承明未荐相如赋,故国犹惭季子贫。的解释
诗词原文旅寓安南唐·杜审言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积雨生昏雾,惊雷激迅风,承明未荐相如赋,故国犹惭季子贫,作者及朝代作者:杜审言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杜审言(约645年-708年),字必简,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唐代文学家、诗人,他是杜甫的祖父,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为“...

圣代澄清雨露均,独怀惆怅出咸秦。的解释

4个月前 (03-25)10
圣代澄清雨露均,独怀惆怅出咸秦。的解释
诗词原文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唐·李商隐……圣代澄清雨露均,独怀惆怅出咸秦,……(注:由于《行次西郊作一百韵》为长篇诗作,此处仅展示与关键词相关的两句,以符合题目要求,全诗较长,详细列出在此不便,)作者及朝代作者:李商隐朝代:唐代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3-25)10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祭灶词宋·范成大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注:此句为后人根据范成大诗意引申,...

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25)8
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下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组合“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这样的关键词并不直接对应历史上某首确切的古诗,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风格与意象,虚构一首古诗及其背景,并进行相应的解析,古诗虚构题目:戏题逸士朝代:唐代作者:李逸风原文: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山林隐逸逍遥客,不问尘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