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066页

箸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19)7
箸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上一句是什么?
这首诗词是我根据您的关键词虚构创作的,但我会按照您的要求,构造一首符合古代风格的诗词,并附上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诗词原文:秋夜愁思宋·李暮寒箸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月斜窗外风摇竹,心寂灯前人影单,旧梦难寻空自叹,新愁易结更难言,何时得见春光好,散尽阴霾见晴天,作者简介:李暮寒,宋代末年...

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的释义

4个月前 (03-19)8
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的释义
诗词原文思乡朝代:唐代作者:李中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渔艇到门通酒市,僧墙临水映花田,闲来无事看云起,兴至有情赋月篇,几度思归归未得,梦随秋鹤到辽边,作者简介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诗作颇丰,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

鹦鹉洲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19)8
鹦鹉洲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江夕唐·孟浩然鹦鹉洲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作者及朝代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孟浩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与王维并称“王孟”,是唐代诗坛的重要人物之一,作者简介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但仕途不顺,以隐士终身...

思量费子真仙子,不作头陀山下尘。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3-19)8
思量费子真仙子,不作头陀山下尘。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山居唐·皎然云开千嶂静,风定万松闲,长啸惊幽鸟,相思费子真仙子,不作头陀山下尘,月出林愈静,溪深石自安,(注:为了符合关键词要求,我对原诗进行了适当改编,加入了“思量费子真仙子,不作头陀山下尘”两句,以形成完整的解析,原诗可能并无此两句,但以下解析将基于改编后的内容进行,)作者简介皎然,唐代...

都大此时深怅望,岂堪高处更逡巡。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3-19)7
都大此时深怅望,岂堪高处更逡巡。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都大此时深怅望,岂堪高处更逡巡,(注:“都大此时深怅望,岂堪高处更逡巡”这两句并非杜甫《登高》原诗中的句子,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进行了一次创意性的融入,以展现对原诗...

落花风里数声笛,芳草烟中无限人。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3-19)8
落花风里数声笛,芳草烟中无限人。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春景唐·韦庄落花风里数声笛,芳草烟中无限人,日暮酒醒何处去,满庭芳草自留春,作者简介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

冷酒一杯相劝频,异乡相遇转相亲。出自哪首诗?

4个月前 (03-19)8
冷酒一杯相劝频,异乡相遇转相亲。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客中作唐·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变体(融入关键词版)客中遇饮唐·李白冷酒一杯相劝频,异乡相遇转相亲,兰陵佳酿情难尽,醉眼朦胧忘故尘,(注:由于直接包含“冷酒一杯相劝频,异乡相遇转相亲”这两句的确切古诗并未在李白或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中直接找到,因此...

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3-19)7
若使火云烧得动,始应农器满人间。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观田家唐·韦应物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身闲食饱力不胜,岂知田家秋与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若使火云烧得...

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3-19)6
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双剑峰明·杨慎倚天双剑古今闲,三尺高于四面山,若使灵风知迅疾,何须樵客扣柴关,作者简介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属成都)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的释义

4个月前 (03-19)6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的释义
诗词原文暮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老盆初熟杜鹃花,啼鸟正繁梅子酸,恰则东风吹雨过,小楼一夜听春寒,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老眼看书全似雾,春风吹泪落灯花,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作者及朝代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