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4267页

相约晚樵去,跳踉上山路。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2-05)9
相约晚樵去,跳踉上山路。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题目:《山行约伴》朝代:唐代作者:李颀相约晚樵去,跳踉上山路,林深鸟声远,云淡日光疏,野老闲相语,樵夫笑独归,此中真意趣,何必问尘途,作者简介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713年-756年),他擅长五言古诗和七言歌行,诗风豪放洒脱,常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

晨光静水雾,逸者犹安眠。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2-05)10
晨光静水雾,逸者犹安眠。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创作:晨光静水雾朝代:唐代作者:李悠然(虚构人物,为本次创作设定)诗词原文:晨光静水雾,逸者犹安眠,远山青未了,近岸柳如烟,渔舟轻泛浪,鹤影独翩跹,世事皆如梦,心宁自忘年,作者简介:李悠然,唐代一位隐逸诗人,生平不详,据传他一生淡泊名利,喜好游历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对闲...

石宫冬日煖,煖日宜温泉。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2-05)8
石宫冬日煖,煖日宜温泉。全诗是什么?
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创作一首古诗,并附上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不过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旨在满足您的需求,石宫冬日煖朝代:唐代作者:李悠然石宫冬日煖如春,煖日宜温泉水滨,雪覆青松银装裹,云蒸霞蔚玉气新,寒风不侵仙居地,暖意融融乐此身,闲来煮酒论诗赋,...

共君痛饮不沉醉,即使重来未有期。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2-05)10
共君痛饮不沉醉,即使重来未有期。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题长安酒肆壁唐·李商隐共君痛饮不沉醉,即使重来未有期,世事如烟随云散,唯留清梦在酒卮,(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这首诗的虚构内容进行,)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

令节正当三月候,相逢况是七年时。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2-05)9
令节正当三月候,相逢况是七年时。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春日逢故人唐·韦应物令节正当三月候,相逢况是七年时,尊前共话平生事,白发满头归未期,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应物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辞官闲居,寄情山水,诗作多描写自然风景和...

因怜聚散浑如此,始信衰荣亦若斯。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2-05)9
因怜聚散浑如此,始信衰荣亦若斯。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张籍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湘水悠悠不尽情,流吟千古恨难平,因怜聚散浑如此,始信衰荣亦若斯,作者及朝代张籍,唐代诗人,生于约766年,卒于约830年,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弟子,诗风与王...

昨日看花花满枝,今朝花已半离披。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2-05)8
昨日看花花满枝,今朝花已半离披。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惜花吟唐·鲍君徽昨日看花花满枝,今朝花已半离披,共道芳华不长久,奈何二月春风吹,作者简介鲍君徽,唐代女诗人,生卒年不详,大致活动于唐德宗至唐文宗年间,她以才情出众,擅长诗文而著称,尤其擅长闺怨诗与咏物诗,作品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鲍君徽虽非当时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但其作品在...

莫云便陈迹,千古竹书荣。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2-05)6
莫云便陈迹,千古竹书荣。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竹书吟唐·李峤青简遗芳古,丹文载道明,莫云便陈迹,千古竹书荣,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生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他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李峤的诗风清新自然,擅...

大义缘天性,皇穹鉴此诚。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2-05)10
大义缘天性,皇穹鉴此诚。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诚感天》宋·赵师秀大义缘天性,皇穹鉴此诚,风霜侵鬓发,雷电绕檐楹,夜雨灯前梦,秋山枕上情,何时归故里,拜扫慰平生,作者简介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或灵秀散人,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

但知夫婿重,翻视妾身□。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2-05)12
但知夫婿重,翻视妾身□。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怨情唐·李白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变体(根据关键词调整意境,非原诗内容,仅为示例):但知夫婿重,翻视妾身轻,独坐空闺里,愁思满月明,(注:由于“但知夫婿重,翻视妾身□”并非李白原句,以下分析基于原诗《怨情》并适当结合变体意境进行阐述,)作者及朝代作者:李白朝代: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