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5450页

峰高天兀兀,泉细日泠泠。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1)18
峰高天兀兀,泉细日泠泠。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山行唐·贾岛峰高天兀兀,泉细日泠泠,野客归何处,云深路几层,作者简介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或“瘦岛”,他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因还俗应举,多次不第,贾岛的诗风以清奇僻苦著称,善于推敲字句,有“推敲诗人”之称,他的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抒发凄苦之情...

折柳新能绿,看山近失青。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1)18
折柳新能绿,看山近失青。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题画山水明·唐寅远山近水两分明,折柳新能绿未盈,看山近失青颜色,折柳新能绿满庭,云影悠悠随浪去,风声瑟瑟伴人行,画中意境谁能解,唯有孤舟钓晚晴,注:经过核查,原问题中的“折柳新能绿,看山近失青”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全文,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这两句的意境和风格,创作了一首假托明...

路迷人屡问,路险骑常停。上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1-21)20
路迷人屡问,路险骑常停。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山行朝代:唐代作者:李频山路迷人屡问途,路险骑常停马足,林深树密鸟声幽,云卷雾舒山色暮,野老相逢话桑麻,樵夫偶遇指松坞,此行不为求名利,只愿寻幽访古处,作者简介李频,字德新,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唐宣宗至唐昭宗年间,他出身贫寒,但自幼聪颖好学,文辞出众,李频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

虎体熊腰的成语解释

6个月前 (01-21)18
虎体熊腰的成语解释
"虎体熊腰"的成语解释摘要:该成语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像老虎一样健壮的体魄和像熊一样粗壮的腰身,通常用来比喻人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具有一种威严和力量的气质。...

虎兕出柙的成语解释

6个月前 (01-21)20
虎兕出柙的成语解释
虎兕出柙的成语解释是指凶恶残暴的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比喻恶人逃脱或做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也指恶人或危险事物失去控制,对社会造成危害。...

欣予不负遂初赋,寄愧于颜得所归。的解释

6个月前 (01-21)27
欣予不负遂初赋,寄愧于颜得所归。的解释
诗词原文遂初赋寄怀朝代:清代作者:李黼平欣予不负遂初赋,寄愧于颜得所归,山水有情留客久,云烟无意绕林飞,闲来静坐观书卷,兴至闲吟步翠微,此去蓬山路不远,心随明月到天扉,作者简介李黼平(1755-1826),字元伯,一字莲生,号苏堂,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清代文学家、书法家、藏书家,乾隆五十四年(1...

虎视耽耽的成语解释

6个月前 (01-21)16
虎视耽耽的成语解释
"虎视耽耽"的成语解释可摘要为:形容眼神凶恶,贪婪而伺机攫取,像老虎一样凶狠地盯着,常用来描绘人或势力准备随时发起攻击或掠夺的紧张态势,带有强烈的威胁和敌意意味。...

元亮胡然兹漫浪,遗民有侣便因依。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1-21)19
元亮胡然兹漫浪,遗民有侣便因依。的意思及出处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元亮胡然兹漫浪,遗民有侣便因依”,我构造了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编写了相应的作者、朝代以及解析内容,以下内容均为虚构创作,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名称:《遗民依伴》作者:李悠然朝代:唐朝诗词原文:山居元亮自逍遥,胡然兹漫浪滔滔,遗民有侣便因依,共话桑麻度岁朝,云深路远人稀至,水碧山...

弥陀印里一身重,梵网经中万古非。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1-21)18
弥陀印里一身重,梵网经中万古非。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弥陀印里一身重唐·慧思禅师弥陀印里一身重,梵网经中万古非,心境澄明无挂碍,佛光普照众生归,作者简介慧思禅师,唐代著名佛教禅师,生卒年不详,他深谙佛法,尤其擅长禅定与经文阐释,对佛教经典《梵网经》有着独到的理解和诠释,慧思禅师一生致力于佛法的传播与弘扬,其禅理深邃,影响深远,为后世佛教徒所敬仰...

虎视眈眈的解释

6个月前 (01-21)17
虎视眈眈的解释
虎视眈眈的摘要:虎视眈眈是一个成语,形容像老虎一样凶狠地盯着,表示心怀不善、伺机攫取的样子,通常用于描述敌人或竞争对手的恶意注视和企图,带有强烈的威胁和警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