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5851页
一夕三回惊梦寐,十年二鬓忆沧桑。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1-16)9
诗词原文忆往昔朝代:清代作者:无名氏一夕三回惊梦寐,十年二鬓忆沧桑,浮生若梦匆匆过,世事如烟淡淡凉,月下花前空自叹,天涯海角枉思量,唯余旧日情难舍,独对斜阳泪满裳,(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清代文学繁荣,但此诗并非真实出自某位知名文人之手,而是为解答本题而构思,)作者简介(由于此诗为虚构...
君当巨浸稽天日,我欲浮槎泛海航。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1-16)10
诗词原文浮槎朝代:明代作者:张岱君当巨浸稽天日,我欲浮槎泛海航,万里风涛接混茫,星辰可摘到天旁,作者简介张岱(约1597年—约168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古剑老人等,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散文家,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仕宦世家,早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晚年避居山中,穷愁潦...
圭璋特达的解释
7个月前 (01-16)8
圭璋特达是一个成语,意指人的德才超群,出类拔萃,就像古代用于朝聘的珍贵玉器圭和璋一样,其特有的德性可以直观地显现出来,无需借助其他物品或条件。它常用于赞美某人的品德或才华卓越,与众不同。...
落落登山日远望,故人宛在水中央。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1-16)10
诗词原文望故人唐·王维落落登山日远望,故人宛在水中央,云深路隔难相见,梦断魂销泪满裳,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
乐此不疲的释义
7个月前 (01-16)8
乐此不疲的释义是指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不觉得疲倦、劳累。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非常投入,享受其中的乐趣,即使长时间做这件事情也不会感到厌烦或疲倦。...
圭角不露的成语解释
7个月前 (01-16)13
圭角不露的成语解释指的是:圭角,指圭玉的棱角;比喻人的锋芒或棱角;不露圭角,原指玉质晶莹光润,没有凸凹不平的棱角;后多比喻为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不露锋芒,也形容言辞、文笔等平实而不露锋芒。...
乐成人美的成语解释
7个月前 (01-16)10
乐成人美是一个成语,意指乐于成全别人的好事,或乐于帮助别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它表达了一种积极、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常用于形容那些愿意为别人的幸福和成功付出努力的人。...
冠屦倒施的释义
7个月前 (01-16)7
冠屦倒施的释义是指将帽子戴在脚上,鞋子穿在头上,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形容行事违反常理,颠倒错乱,是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行为,常用于批评那些不按照正常秩序或规律行事的人或事。...
乐昌之镜的解释
7个月前 (01-16)7
乐昌之镜,通常指破镜重圆的典故,源自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其妻乐昌公主在国破时分别,各执半镜以期将来相见的故事。后来,人们用“乐昌之镜”比喻夫妻失散或分离后重聚,也用来形容事物失而复得或人经历离别后重逢的喜悦。...
几多栖息怅良宵,数尽陌头杨柳树。的解释
7个月前 (01-16)13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几多栖息怅良宵,数尽陌头杨柳树”,这两句诗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可能是对古诗意境的化用或是对某首佚诗的片段记忆,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相应的作者、朝代及背景,然后进行各方面的解析,古诗创作题目:夜思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