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薄雾偶笼伊洛水,片云争掩武夷山。的意思及出处

9个月前 (01-03)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伊洛晴川

薄雾偶笼伊洛水,片云争掩武夷山。的意思及出处

唐·韦庄

薄雾偶笼伊洛水,片云争掩武夷山。

渔舟唱晚归帆远,牧笛吹寒落日闲。

林树深藏啼鸟细,溪流暗咽落花间。

谁人得似逍遥客,不向人间争利名。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轻薄的雾气偶尔笼罩着伊洛河的水面,几片云朵争抢着遮掩武夷山的峰峦,傍晚时分,渔舟唱着歌儿归帆远去,牧笛在寒冷的空气中吹奏,落日显得格外悠闲,树林深处藏着啼叫的小鸟,声音细微,溪流在落花间暗暗流淌,发出呜咽之声,谁能像那逍遥自在的旅人一样,不向人间争名夺利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伊洛水和武夷山一带的自然景色,通过薄雾、片云、渔舟、牧笛、林鸟、溪流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首联“薄雾偶笼伊洛水,片云争掩武夷山”以薄雾和片云为引子,勾勒出伊洛水和武夷山的朦胧之美,颔联“渔舟唱晚归帆远,牧笛吹寒落日闲”则通过渔舟唱晚和牧笛吹寒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祥和的氛围,颈联“林树深藏啼鸟细,溪流暗咽落花间”以林鸟啼叫和溪流呜咽为细节,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尾联“谁人得似逍遥客,不向人间争利名”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倾向和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无奈,转而追求一种逍遥自在、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这首诗正是他在游览伊洛水和武夷山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薄雾偶笼伊洛水,片云争掩武夷山。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