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今日殿中玄武仗,须君柱后惠文冠。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01-05)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赠别

今日殿中玄武仗,须君柱后惠文冠。全诗是什么?

唐·韦应物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殿里玄武仗,须君柱后惠文冠。

他日若逢同舍郎,为言憔悴老江潭。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辞官闲居,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风光和个人情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今天在这里与你分别,不知何时何地还能再相见,世事如同江上的小舟,随波逐流,哪里能安定下来呢?我怀着凄凉的心情离开亲人,泛舟进入茫茫的烟雾之中,归去的船儿载着洛阳的游子,广陵的树木在残钟声中显得更加孤独,今日你在宫中担任玄武仗的卫士,将来定能戴上柱后惠文冠,成为朝廷重臣,如果有一天你遇到昔日的同僚,请告诉他们,我已在江潭边憔悴老去。

释义

这首诗是韦应物写给即将离别的友人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首句点明离别的时间和地点,接着用比喻描绘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漂泊不定,中间两句通过描写离别时的场景和心情,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最后四句则是对友人的鼓励和祝愿,希望他在宫中能够有所作为,并期待未来有机会重逢。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离别的感伤和对友人的祝愿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一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不定,富有哲理意味。“今朝殿里玄武仗,须君柱后惠文冠”一句,则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当时韦应物可能正处于仕途不顺、心情低落的时期,而友人的离别更是加重了他的孤独和感伤,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对人生无常和漂泊不定的深刻认识,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今日殿中玄武仗,须君柱后惠文冠。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