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借问高翔千仞凤,待时可许信天翁。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1-12)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咏鸟

借问高翔千仞凤,待时可许信天翁。上一句是什么?

唐·罗隐

越鸟南栖对北枝,

抟风无力羽差池。

借问高翔千仞凤,

待时可许信天翁。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约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归隐九华山,以诗酒自娱,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讽刺辛辣,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多有批判,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译文

南方的鸟儿面对着北方的枝头栖息,

想要乘风高飞却羽翼参差不齐。

试问那翱翔于千仞高空的凤凰,

是否愿意等待时机与信天翁为伍?

释义

越鸟南栖对北枝:比喻身处异乡,心怀故土,但现实条件却与之相悖。

抟风无力羽差池:形容鸟儿想要飞翔却力量不足,羽翼也不整齐,象征着有志难伸的困境。

借问高翔千仞凤:向高飞的凤凰发问,象征着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待时可许信天翁:询问凤凰是否愿意等待时机,与自由自在的信天翁为伍,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命运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只越鸟面对北方枝头栖息的无奈,以及它想要飞翔却力量不足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感慨,通过向高翔的凤凰发问,诗人表达了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思考,以“待时可许信天翁”作结,既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和妥协,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充满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时代烙印。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罗隐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罗隐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才华横溢,却屡试不第,一生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种怀才不遇的遭遇,使得罗隐在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现实的批判和对命运的无奈,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借越鸟之口,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和追求,通过描绘越鸟的困境和向凤凰的发问,罗隐表达了自己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命运的思考。

“借问高翔千仞凤,待时可许信天翁。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