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令君一何明,明乃不见形。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1-16)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杂诗

令君一何明,明乃不见形。上一句是什么?

汉·孔融

岩岩钟山首,赫赫炎天路。

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

恪哉恭且俭,慷慨亦何多。

苍梧竹叶青,宜城九酝酒。

凤鸣高冈桐,鱼游文水沚。

琴瑟在御,谁与鼓弹?

令君一何明,明乃不见形。

作者及朝代

作者: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朝代:东汉

作者简介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

译文

钟山巍峨高耸,炎炎夏日下的道路明亮耀眼,高耸的山门闪耀着云彩般的光辉,远处的景色在寒素的季节里熠熠生辉,多么恭敬节俭啊,慷慨之情又何其多!苍梧的竹叶青翠欲滴,宜城的九酝酒香飘四溢,凤凰在高高的梧桐树上鸣叫,鱼儿在清澈的水边游弋,琴瑟已经备好,却又有谁来弹奏呢?您是多么明智啊,但您的明智却难以显现其形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赞美了某位君子的高尚品德和明智之举,诗中“令君一何明,明乃不见形”两句,直接表达了对这位君子智慧深沉、不显山露水的赞美。

赏析

孔融的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出对人物品德的赞美,诗中“岩岩钟山首”等句,以雄伟的自然景观象征君子的高尚品格;“令君一何明,明乃不见形”则是对君子智慧深沉、行事低调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孔融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对高尚品德的崇尚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孔融对某位君子的品德和智慧给予了高度评价,这可能与孔融个人的政治理念和道德追求有关,在东汉末年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孔融作为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对高尚品德和明智之举的赞美,可能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这首诗也体现了孔融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文学才华和创作风格。

“令君一何明,明乃不见形。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