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上陵行并马,待漏坐联茵。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1-19)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

上陵行并马,待漏坐联茵。的意思及出处

唐·张九龄

清晨登陇首,宵济历川湄。

暝望苍山远,寒郊白露滋。

魏阙群仙会,秦关四望时。

上陵行并马,待漏坐联茵。

日出鸣金奏,风来动玉珂。

仙人还驾鹤,隐士不鸣珂。

缅邈蓬莱境,幽期何处寻。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年间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臣,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张九龄自幼聪敏好学,七岁能文,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修国史、兼集贤院知院事,迁中书令,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八月,为李林甫所谗言,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不久又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触怒玄宗,坐“举非其人”,贬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卒于贬所,终年六十三岁,追赠荆州大都督,谥号文献,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译文

清晨时分我登上太行山的山岭之巅,夜晚时分渡过河流的岸边。

暮色中远望苍茫的山峦遥远无际,寒冷的郊野白露滋润着万物。

在魏国的宫阙里群仙聚会,在秦关的关隘上四望远方。

我们一同骑马行走在陵墓的道路上,等待朝见时并肩坐在茵席上。

太阳升起时奏响金色的乐章,风吹过时摇动玉制的马铃。

仙人驾鹤归去,隐士不再佩戴玉珂。

那遥远的蓬莱仙境,幽静的期约在哪里寻觅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登山、夜晚渡水的经历,以及他在魏阙和秦关所见到的景象,诗中“上陵行并马,待漏坐联茵”两句,表现了诗人与同伴一同骑马行走在陵墓道路上,以及等待朝见时并肩坐在茵席上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和共同期待,诗中也流露出对仙人驾鹤归去的向往和对隐士生活的羡慕。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太行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清晨登山、夜晚渡水的经历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巧妙地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隐士生活的羡慕,诗中“上陵行并马,待漏坐联茵”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与同伴之间的亲密无间,也暗示了他们共同的政治理想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九龄在唐玄宗时期所作,当时,张九龄作为唐朝的名相,深受唐玄宗的器重和信任,由于他坚持原则、直言敢谏,得罪了一些权贵和奸臣,这首诗可能是在他遭受排挤或贬谪之后所作,表达了他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也流露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隐士生活的羡慕,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上陵行并马,待漏坐联茵。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