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可怜先轸如生面,疑住灵均不死乡。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20)诗词赏析23

诗词原文

吊屈原

可怜先轸如生面,疑住灵均不死乡。全诗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王夫之

可怜先轸如生面,疑住灵均不死乡。

万古汨罗魂不散,年年角黍吊端阳。

作者简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儒”,王夫之一生著述甚丰,其代表作有《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张子正蒙注》《思问录》《俟解》《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他在哲学、政治、文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贡献。

译文

仿佛看到了先轸那生动的面容,让人怀疑屈原的灵魂是否真的住在了不死之乡,万古以来,汨罗江畔的英灵之魂从未散去,年年端午节,人们都用粽子来祭奠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释义

“可怜先轸如生面”:先轸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以忠诚和勇敢著称,这里用先轸来比喻屈原的忠诚和正直,仿佛屈原的面容依然生动如初。

“疑住灵均不死乡”:灵均是屈原的字,这里用“不死乡”来象征屈原的精神永存,人们怀疑他的灵魂是否真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万古汨罗魂不散”:汨罗江是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这里用“万古魂不散”来形容屈原的精神永垂不朽。

“年年角黍吊端阳”:角黍即粽子,端阳即端午节,这里用“年年吊端阳”来表达人们对屈原的怀念和祭奠。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屈原忠诚正直、忧国忧民精神的赞美和怀念,首句用先轸来比喻屈原,突出了他的忠诚和正直;次句用“不死乡”来象征屈原的精神永存,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怀念;后两句则通过描绘汨罗江畔英灵之魂不散和年年端午节人们用粽子祭奠屈原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人们对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王夫之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动荡时期,他亲身经历了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苦难,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屈原的忠诚和正直以及忧国忧民的精神,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王夫之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可怜先轸如生面,疑住灵均不死乡。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