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郡邑正须除吏弊,闾阎还待采民谣。的释义

6个月前 (01-20)诗词赏析21

诗词原文

观田家

郡邑正须除吏弊,闾阎还待采民谣。的释义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郡邑正须除吏弊,闾阎还待采民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右庶子、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田园风光和反映民生疾苦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韦应物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细雨蒙蒙,滋润大地,草木欣欣向荣,一声春雷,惊蛰到来,农家开始耕种,农家一年四季难得有几天空闲,从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身强力壮的村民,整天在田间劳作,村里的男人女人都各自担负起家庭的一定责任,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饮牛喂马,忙个不停,他们终日劳作虽然艰辛,但心中充满了希望,他们高兴地看到雨水丰沛,庆幸能遇上及时雨,可是农家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官府征敛的徭役却还没完没了,看着这些,诗人不禁感到惭愧,自己没什么功劳,却从百姓那里领取俸禄,于是写下这首诗表达感慨,希望郡邑的官员们能够革除弊病,重视民生,同时深入民间,采集民谣,了解百姓的真实生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家生活的艰辛与官府徭役的繁重,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官员革除弊病的期望,诗中“郡邑正须除吏弊,闾阎还待采民谣”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主旨,即希望官府能够整顿吏治,革除弊病,同时深入民间,倾听百姓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田家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农家生活的艰辛与官府徭役的繁重,诗人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开篇,点明了春天的到来和农家的忙碌,接着通过“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等句,描绘了农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于耕种的场景,尽管他们终日劳作,却依然难以摆脱贫困和徭役的困扰,诗人对此深感同情,并表达了自己的惭愧和期望,最后两句“郡邑正须除吏弊,闾阎还待采民谣”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主旨,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和对官员革除弊病的殷切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任苏州刺史期间所作,当时,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生活,对农家生活的艰辛和官府徭役的繁重有了深刻的认识,在目睹了百姓的苦难后,他深感自己作为官员的责任重大,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官员革除弊病的期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应物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有良知的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郡邑正须除吏弊,闾阎还待采民谣。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