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剩烽惊断后归魂,呜咽铜驼语。的释义

8个月前 (01-21)诗词赏析24

诗词原文

洛阳陌

剩烽惊断后归魂,呜咽铜驼语。的释义

唐·李嘉祐

白马渡春水,春风生路尘。

游人何所问,寒食洛阳人。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疾,惊起鸳鸯出浪花。

剩烽惊断后归魂,呜咽铜驼语。

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

秦川远客空回首,落日孤城独上楼。

一望隔烟水,迢迢洛阳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嘉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嘉祐,字从一,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天宝七年(748年)进士,授秘书正字,肃宗时曾任中书舍人,出为袁州长史,德宗时,复为中书舍人,擢礼部侍郎,出为衢州刺史,有《李嘉祐集》二卷传世。《全唐诗》编其诗二卷,李嘉祐的诗清新婉丽,妙曼柔和,擅长律绝,尤工五言。

译文

白马渡过春水,春风扬起路上的尘埃。

游人询问何处去,都说是寒食节的洛阳人。

洛水桥边春日西斜,碧绿的流水轻轻浅浅地映出白沙。

突然陌上狂风大作,惊得鸳鸯从浪花中飞起。

战乱的烽火让人心惊,归来的魂魄在呜咽的铜驼声中颤抖。

细雨打湿了草色,春风中花枝欲动却带着寒意。

远离秦川的游子空自回首,独自登上落日映照下的孤城高楼。

一眼望去,隔着烟水茫茫,那是遥远的洛阳陌。

(注:由于“剩烽惊断后归魂,呜咽铜驼语”并非全诗的核心句,且原诗中并未完整出现此句,故在译文中将其融入整体意境进行描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洛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战乱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的深厚情感和对战乱的哀痛。“剩烽惊断后归魂,呜咽铜驼语”一句,通过象征性的手法,描绘了战乱后洛阳的凄凉和人们内心的惊恐与哀伤。

赏析

李嘉祐的这首诗以洛阳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洛阳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诗人也巧妙地融入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哀婉的情感,特别是“剩烽惊断后归魂,呜咽铜驼语”一句,通过象征性的手法,将战乱后的洛阳描绘得栩栩如生,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李嘉祐作为一位敏感的诗人,对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疾苦有着深刻的感受,他通过描绘洛阳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及战乱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自己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

“剩烽惊断后归魂,呜咽铜驼语。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