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只恨许由曾洗耳,却怜无处濯吾缨。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1-21)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只恨许由曾洗耳,却怜无处濯吾缨。的意思及出处

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旌旗如浮云,白骨蔽山丘。

炎帝子孙尽,平沙延蚩尤。

犀渠玉剑良,燕赵多侠游。

悲哀自刎地,冷落千秋后。

晋风日已颓,穷途方恸哭。

魏国昔强盛,匈奴不敢窥。

黄沙自海起,白日隐西陲。

汉甲连胡兵,沙尘暗云海。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只恨许由曾洗耳,却怜无处濯吾缨。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好饮酒作诗,游历名山大川,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的诗作以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奔放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深夜时分我多次叹息,常常为大国的命运担忧,旌旗飘扬如同浮云,白骨累累遮蔽了山丘,炎帝的子孙几乎灭绝,平沙之上蚩尤的恶名流传,犀渠宝剑精良无比,燕赵之地多侠义之士,悲哀的是那些自刎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在千秋之后变得冷落,晋朝的风气日渐颓废,人们在穷途末路时只能痛哭,魏国曾经强盛无比,匈奴不敢窥视中原,黄沙从海边涌起,太阳隐没在西边的边陲,汉朝的军队与胡兵交战,沙尘遮蔽了云海,请你不要再说封侯的事情了,因为一位将领的成功是建立在无数士兵的牺牲之上的,传闻一战百神都感到忧愁,两岸的强兵交战从未停止,我只恨许由曾经洗耳避世,却可怜我自己无处洗涤被玷污的官帽缨子。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灾难和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忧虑,诗中“只恨许由曾洗耳,却怜无处濯吾缨”两句,借用了古代隐士许由洗耳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自己无法摆脱世俗束缚的悲哀。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剧,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诗人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只恨许由曾洗耳,却怜无处濯吾缨”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借许由洗耳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无奈,许由是古代的一位隐士,因为不愿接受世俗的污染而洗耳避世,诗人以此自比,表达了自己对官场腐败和世俗束缚的厌恶和无奈。“却怜无处濯吾缨”一句又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摆脱这种束缚的悲哀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中期,当时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诗人李白虽然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和流放,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深感国家命运的危机和人民疾苦的深重,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忧虑和悲愤的诗篇,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灾难和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只恨许由曾洗耳,却怜无处濯吾缨。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