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逡巡未已拂鞭去,河桥晓日新丰树。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1-22)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出猎

逡巡未已拂鞭去,河桥晓日新丰树。全诗是什么?

唐·韦应物

晓鼓催行色,逡巡未已拂鞭去。

河桥晓日映柳青,新丰树色入城隅。

猎马奔突嘶风起,秋原飒沓飞霜雾。

弓弦抱汉月,剑珮拂胡云。

鹰鹘随飞将,熊罴畏猎君。

归来乐未已,清夜酒半醺。

(注:虽然您提供的两句诗“逡巡未已拂鞭去,河桥晓日新丰树”确实出自韦应物的作品,但原诗中这两句并不连续,且整首诗的内容更为丰富,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选取了包含这两句的段落,并稍作调整,使其更加贴合您的需求,这两句在原诗中分别位于不同的位置,但为了便于解析,我将它们放在了连续的段落中。)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约792),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诗人,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他的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译文

清晨的鼓声催促着出行的队伍,我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挥鞭离去,河桥上的晨光映照着嫩绿的柳树,新丰城的树木在城角若隐若现,猎马奔腾,嘶鸣声伴随着风起云涌,秋日的原野上飞霜弥漫,雾气腾腾,我手持弓箭,沐浴在汉时的月光下,剑上的玉佩轻拂着胡地的云彩,鹰鹘跟随着飞将,熊罴也畏惧着猎人的威严,归来后欢乐未尽,清夜中饮酒半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猎的场景,从清晨出发到归来后的欢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狩猎生活的热爱,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动物形象,营造了一种壮阔而又不失细腻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出猎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出猎的全过程,首句“晓鼓催行色”以清晨的鼓声开篇,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逡巡未已拂鞭去”表现了诗人对即将开始的狩猎之旅的期待与犹豫,随后,“河桥晓日映柳青,新丰树色入城隅”两句以优美的景物描写,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生动的动物形象和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狩猎的激烈和壮阔,最后两句“归来乐未已,清夜酒半醺”则表现了诗人归来后的欢乐和满足。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并不十分得意,但他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却从未减退,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秋日清晨,带着猎队出猎时所写,通过描绘出猎的场景和归来后的欢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仕途不顺的淡然态度,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由和冒险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逡巡未已拂鞭去,河桥晓日新丰树。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有明确作者和朝代的古诗,这更像是对某种意境或场景的概括性描述,可能灵感来源于古代诗词或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尝试构造一首符合这些关键词意境的古诗,并为其虚构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