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1-23)诗词赏析22

诗词原文

诗名:家训铭

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全诗是什么?

朝代:宋代

作者:范仲淹

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他生于武宁军节度掌书记范墉之家,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因而也改姓朱,名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等职,因秉直进谏,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等职,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在赴任途中因病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亦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有典章制度可循,才能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智慧传承给子孙后代,积善之家,必然会有余福,让后代受益无穷。

释义

“有典有则”指的是有明确的典章制度和行为准则,这是家族或国家得以稳定发展的基石。“贻厥子孙”则是希望这些典章制度和行为准则能够代代相传,成为子孙后代的行为指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则强调了积德行善的重要性,认为这样的家庭必然会有长久的福报。

赏析

这首《家训铭》简短而深刻,体现了范仲淹对于家族传承和道德教育的重视,他通过“有典有则”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明确的制度才能确保家族或国家的长治久安,他也通过“贻厥子孙”表达了对后代子孙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智慧,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则进一步强调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积德行善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后代,并享受长久的福报。

创作背景

范仲淹一生致力于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同时也非常注重家族的传承和教育,他深知一个家族的兴衰与家族成员的行为和品德密切相关,因此写下了这首《家训铭》来告诫子孙后代要遵循典章制度,注重道德修养,以确保家族的繁荣和长久,这首家训铭不仅体现了范仲淹的家族观念和教育思想,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