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尔独事远役,驾言返帝乡。的释义

6个月前 (01-27)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杂诗

尔独事远役,驾言返帝乡。的释义

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收离席,悲歌当新宴。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收,霜露沾人衣。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尔独事远役,驾言返帝乡。

暖气与时逝,余芳不自留。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余木,倏忽寒将尽。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表现出对自然及人生的深刻理解,影响深远。

译文

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近邻共饮。

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远远地离开家乡去服役,一心处于两难之中。

收起离别的泪水,强作欢颜参加新宴。

初秋的傍晚,月亮高高升起,明亮而圆满。

果园和菜园里开始收获,霜露沾湿了衣裳。

一旦辞别了此地,四海之内都是我的家。

只有你独自去远方服役,驾车返回帝乡。

温暖的时光已经逝去,芬芳的香气不再停留。

时光匆匆流逝已经十年,我暂时被人世所羁绊。

庭院中的树木渐渐成荫,不知不觉冬天即将过去。

释义

这首诗是陶渊明对人生、友情、时光流逝以及离别等主题的深刻反思,诗中通过对比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强调了珍惜当下、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自然流畅,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描绘人生的漂泊不定和友情的珍贵,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恋,在表达手法上,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感人。

“尔独事远役,驾言返帝乡”这一句,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是对家乡的眷恋,诗人通过这一句话,将个人的情感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相结合,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陶渊明晚年时期,当时他已经辞去了官职,回到了家乡,他的心中仍然充满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他也对人生的无常和友情的珍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陶渊明个人的情感和经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普遍情感。

“尔独事远役,驾言返帝乡。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