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峨眉山色侵云直,巫峡滩声入夜长。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1-28)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峨眉山色侵云直,巫峡滩声入夜长。全诗是什么?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峨眉山色侵云直,巫峡滩声入夜长。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

峨眉山的雄姿,好像正在与云雨搏斗似的,巍然挺立;巫峡两岸的滩声,在夜深人静之时,回响不绝。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释义

首句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次句写宋国土被金人侵占的愤慨,后两句写北方领土被金人长期侵占,遗民盼望南宋朝廷收复国土的迫切心情。

赏析

这首诗境界阔大而情调哀伤,前两句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后两句写北方领土被金人长期侵占,遗民盼望南宋朝廷收复国土的迫切心情,洋溢着爱国热情,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峨眉山色侵云直,巫峡滩声入夜长”两句,既描绘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又暗示了诗人对中原沦陷的深切怀念,峨眉山的巍峨挺拔,象征着中原人民的坚强不屈;巫峡的滩声回响,则如同遗民们日夜不息的哀怨之声。

创作背景

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家中闲居,此诗从两个侧面反映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陆游当时年近七旬,虽然“年近古稀”,但他并不悲观,依然心系国家,渴望朝廷收复失地,重新统一中国,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使得陆游的爱国愿望始终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下了这组诗,以表达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中原人民的深切同情。

“峨眉山色侵云直,巫峡滩声入夜长。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