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孤客每嗟随断梗,慈亲常把梦连环。的释义

8个月前 (01-30)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思亲

孤客每嗟随断梗,慈亲常把梦连环。的释义

清代:黄景仁

淅淅寒风动晚烟,孤客每嗟随断梗,

凄凄暮雨洒江天,慈亲常把梦连环。

故园回首三千里,泪洒龙荒十五年。

纵有归来何面目,荒村日暮倚柴扉。

作者及朝代

黄景仁(1749年—1783年),清代著名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自幼聪颖,年少成名,但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年仅三十五岁便病逝于山西运城,黄景仁的诗才横溢,风格独特,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作者简介

黄景仁出身寒微,但自幼好学,才华横溢,他一生漂泊无依,历经坎坷,却始终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他的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被誉为“清代第一才子”,黄景仁的诗歌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不幸遭遇,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译文

寒风在傍晚的烟雾中瑟瑟作响,孤独的旅人常常叹息自己如同断梗一般漂泊无依;凄凉的暮雨洒落在江天之上,慈祥的母亲常常在梦中与我相连,回首故乡,已相隔三千里之遥,我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流泪度过了十五年,即使有一天能够归来,我又有何面目去面对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呢?只能在荒村的日暮时分,倚靠在柴扉旁默默思念。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风、暮雨等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孤独漂泊、思念亲人的凄凉心境,首联“淅淅寒风动晚烟,孤客每嗟随断梗”以寒风、晚烟为背景,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漂泊;颔联“凄凄暮雨洒江天,慈亲常把梦连环”则通过暮雨和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颈联“故园回首三千里,泪洒龙荒十五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故乡的遥远距离和长时间的漂泊生涯;尾联“纵有归来何面目,荒村日暮倚柴扉”则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无奈和愧疚之情。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黄景仁作为清代著名诗人的才华和情感,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巧妙地将孤独漂泊、思念亲人等主题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景仁在漂泊异乡、思念亲人时所作,他一生历经坎坷,长期漂泊在外,无法与家人团聚,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不幸遭遇,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对普通人的摧残和压迫,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黄景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抗争。

“孤客每嗟随断梗,慈亲常把梦连环。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