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兰陔岁晚虽堪采,桂窟春深正好攀。全诗是什么?

8个月前 (01-30)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岁晚寄友

兰陔岁晚虽堪采,桂窟春深正好攀。全诗是什么?

唐·罗隐

兰陔岁晚虽堪采,桂窟春深正好攀。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颜。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郁郁不得志,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但其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尤其擅长讽刺诗,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批判和揭露,罗隐的作品在晚唐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虽然岁末时分的兰花依然值得采摘,但春日里桂树的花丛更是值得攀折,不要认为浮云会永远遮蔽阳光,严冬过后,春天总会绽放出美丽的容颜。

释义

“兰陔岁晚虽堪采”意指兰花在岁末时节依然保持着它的美丽和价值,可以采摘;“桂窟春深正好攀”则比喻春天的桂树繁花似锦,正是攀折的好时节,后两句“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颜”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认为眼前的困境只是暂时的,终将迎来美好的春天。

赏析

这首诗以兰花和桂花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慰藉,前两句通过对比岁末的兰花和春深的桂花,展现了不同时节的美好,寓意着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后两句则借浮云蔽日和严冬过尽来比喻人生中的困境和挫折,鼓励友人保持信心,相信未来一定会迎来美好的时光,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罗隐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面对社会黑暗和个人遭遇的挫折,写给友人的一首勉励之作,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文人墨客往往难以施展才华,罗隐也不例外,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生活困顿,但并未因此消沉,在这首诗中,他以兰花和桂花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慰藉,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罗隐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兰陔岁晚虽堪采,桂窟春深正好攀。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庆全庵桃花》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源只今惟种桃,不种桃树不成村。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风黄菊篱,冬雪白梅枝。四时各有花堪赏,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