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邻舍几能悲短笛,中原谁不叹亡琴。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2-03)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闻琴

邻舍几能悲短笛,中原谁不叹亡琴。上一句是什么?

宋·刘克庄

凄凄切切,惨淡梅花落晚风。

细细沉沉,昭昭旷野飞鸿。

邻舍几能悲短笛,中原谁不叹亡琴。

蓦然听去,一杵疏钟院宇空。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书法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不乏婉约之篇,对后世影响深远,刘克庄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对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贡献。

译文

凄凄切切的琴声,如同晚风中凋零的梅花,带着无尽的哀愁,琴声细细沉沉,又似旷野中飞翔的大雁,昭然若揭,孤独而高远,邻家的短笛也因这琴声而悲鸣,中原大地上,谁不为这亡国之音而叹息?猛然间,琴声停止,只留下一声稀疏的钟声,在空旷的院落中回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琴声的凄切与悲凉,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哀悼,梅花落、飞鸿等意象,象征着国家的衰败与流离失所,邻舍悲笛、中原叹琴,则反映了广大民众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无奈,最后一句以钟声收尾,更添一份空旷与寂寥,深化了全诗的悲剧色彩。

赏析

刘克庄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音乐与自然的意象,将琴声的哀怨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梅花落、飞鸿等自然景象,不仅增添了诗的画面感,也寓意深远,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哀悼,通过邻舍悲笛、中原叹琴的描写,展现了民众对国家命运的共同关切,增强了诗歌的社会意义,最后一句以钟声收尾,既是对琴声的回应,也是对全诗情感的升华,使整首诗在悲凉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外有蒙古侵略,内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刘克庄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深感忧虑,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琴声的悲凉,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哀悼和对民众的深切同情,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复兴的期望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闻琴》一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音乐作品描绘,更是一篇深刻的社会政治诗篇,展现了刘克庄作为南宋末年文学家的忧国忧民情怀和文学才华。

“邻舍几能悲短笛,中原谁不叹亡琴。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