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停沙岛鹤,茶会石桥僧。的释义
诗词原文:
静思
唐·无名氏
树停沙岛鹤,茶会石桥僧。
古寺钟声远,禅心入梦轻。
作者简介:
此诗作者为唐代无名氏,由于历史久远,其具体身份已无从考证,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诗作,其中不乏一些流传不广但意境深远的佳作,这首《静思》便是其中之一,虽然作者无名,但其诗歌的艺术价值依然值得我们去品味和赏析。
译文:
树木间,沙岛上停歇着白鹤;石桥边,僧人与茶客相会,古老的寺庙传来悠远的钟声,禅意悠然,仿佛轻轻融入了梦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通过“树停沙岛鹤”和“茶会石桥僧”两个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人文的宁静,白鹤停歇在沙岛上,象征着高洁与超脱;僧人在石桥边品茶,则体现了内心的平和与淡泊,古寺的钟声作为背景,更添了几分悠远与神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禅意与诗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白鹤、沙岛、树木、石桥、僧人和茶,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宁静的世界,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洗涤和升华,古寺的钟声作为全诗的点睛之笔,不仅增添了诗歌的韵律美,更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作者为无名氏,其具体创作背景已无从得知,但从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来看,可以推测出诗人可能是一位对禅宗文化有着深厚造诣的文人墨客,他或许在某个宁静的午后,漫步于山林之间,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禅意的佳作,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禅宗文化在当时尤为盛行,这也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土壤和灵感来源。